遠流別境 libLab bookstore: an alternative visiting experience in Huashan 「我原先是空間設計師,卻因為這個空間,轉換身份成了經營者,過去的工作模式是,空間設計完了,我的任務也結束了,現在卻必須把『經營者的心態』給帶進來,這於我來說,更像是把生活態度給帶進這裡。」老建築裡上演著身份轉換、找尋新定位的故事。
Parkett magazine: A small museum and a large library 擁有25年歷史的英德雙語雜誌Parkett(帕克特雜誌)以其獨到的編輯策略和編排手法蜚聲國際,以每期一萬本的發行量橫跨世界各地,最大的特色在於這本雜誌從來不隨著藝術界的潮流或議題起舞,他們從不報藝術新聞,也不做展覽評論,更沒有固定的專欄寫手,每期挑選四位藝術家,針對他們的創作分別提供三到四篇角度不同的評析、討論。藝術家甚至受邀參與編輯企畫,並為當期雜誌特別創作限量作品......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Introduction by YC Chen 雜誌出版是一項最古老的行業,卻也是最能夠隨著世代發展而不斷演化的專業。它是時代性的產物,反射當前環境運作的心理狀態:從外在條件來看,爆炸性的傳播發展方式排擠了紙類刊物的壽命,閱聽眾再也擠不出更多的紙上閱讀時間,但期刊類的出版品或許因為更新速度不如電子媒體,遂再也不必背負傳遞第一手消息的職責,轉而走向「什麼樣的內容更適合或更應該出現在雜誌裡」這類的思考。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The Plant Journal by YC Chen The Plant Journal: We want people to enjoy reading it and not just open it, look at the photos and leave it on a shelve. It is definitely a lifestyle magazine. I see the same group of people that buy our magazine are also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culture and are curious about what new stuff is going on, while never forgetting about old style habits and lifestyle.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Correspondencia by YC Chen Correspondencia是一本充滿私人化生活態度的雜誌,來自於創辦者Juan Ignacio Moralejo。這本雜誌來自於阿根廷,只能在為數不多的各國獨立書店裡找到它的蹤跡,它並不特別強調個人主義,沒有人物專訪、也不將重點放在創作者的個人功勳之上。首期雜誌收錄了藝術家Wolfgang Tillmans和Mark Borthwick的影像。Moralejo曾在雜誌創刊號發行之初,表示自己非常仰慕Tillmans,直言這些藝術家在九〇年代改變了他理解雜誌和攝影的方式。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The White Review by YC Chen 這本視覺乾淨極簡的雜誌則是本文字份量很扎實的刊物,幾乎像是一本書一樣,他們以提倡「好新聞(Good Journalism)」為職志,在當代藝術、文學的領域上提供了優美又深度的文章,有趣的是在目錄頁,每一篇文章的背後還有小括號註明這是哪一類別,A代表藝術(art),F代表小說(fiction),P代表詩(poetry)等。網站上的內容和平面不同;如同刊名的靈感來自上上一個世紀的巴黎老雜誌La Revue Blanche,The White Review可說是一本帶著經典風味的嶄新後起之秀。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Kilimanjaro by YC Chen Image has always been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to me. I think, often, in art, that people are afraid to admit to an interest in beauty – beauty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Kilimanjaro, and I like to allow the images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 approach with using a newsprint-style format for the text is sort of the same, but inverted...
independent magazine series | Milliennium Magazines at MoMA by YC Chen 身為三人藝術組織General Idea的成員,獨立藝術出版先驅、藝術家AA Bronson曾引述著名媒介學者麥克魯漢的話:「當一個媒介死去,它就成為一種藝術型式(When a medium dies, it becomes an art form)。」
SHAO YEN 將最新作品2012年春夏系列命名為<神女>,服裝設計師陳劭彥這麼解釋:「這個名字來自於一部由阮玲玉主演的黑白電影,她在電影裡飾演一位母親,為了照顧孩子的生計下海當妓女,她的遭遇讓她得扮演不同的角色,白天是偉大的母親女神,晚上卻成了青樓神女。」
Christian Jankowski: Casting Jesus 如果你熟悉選秀節目和真人實境秀,大概也會對Christian Jankowski的作品感到會心一笑。這位德國藝術家最新錄像作品以「類型電影」作為藍本,煞有其事地舉辦了一場「耶穌選秀」,三位評審、十三位競賽者、三輪淘汰制,再加上待在另外一個房間觀賞的三百位現場民眾,長達數小時的評選,最後還真的讓他們找出了一位無懈可擊的耶穌化身。
Wolfgang Tillmans at the Serpentine Gallery 平面攝影之所以吸引人,在於影像跳轉在隨機和審慎之間的傳真性。照片影像有太多的再製和輸出方式,意義能夠一再的添覆和翻轉;接受社會檢視之餘,即使光影下的物件已隨底片成像或註記在感光元件之上,也無時無刻隨著時代改變,不斷自行增生意義。
Gabriel Orozco at Tate Modern 墨西哥藝術家加百列˙奧羅斯科(Gabriel Orozco)以其輕巧但睿智的觀察在當今歐美藝術界裡佔有一席之地,他最常藉著一個簡單的操作,將平凡無奇、沒有特殊表徵的生活物件轉化為別具意義的創作。
Leigh Ledare at the Pilar Corrias Gallery 當今攝影世界,我們見過無數表現親暱情狀和擁有強烈視覺感的作品,無論是關於日子裡的幽微情感,或是表現人與人關係裡的豪放和糾結,平面影像為人眼也為心智敞開一條通往私密的管道,觀者受到觸動的同時,不免思考,窺看或見證他人生活的邊緣和界限在哪。
Monumenta 2010:Christian Boltanski 過去與著名策展人漢斯•尤利斯•奧布里思特(Hans Ulrich Obrist)的對談當中,法國藝術家克里司汀•波東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曾描述自己的某些個展裝置乍聽像是某部小說的開場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