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流別境 libLab bookstore: an alternative visiting experience in Huashan

一晃眼,華山交由台灣文創聯盟經營邁入第六年,這組由遠流出版領銜的經營團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塑造了一處屬於台北市民假日休閒活動的窗口。

每個週末這裡總是聚滿了人群,好像一場又一場馬拉松式的嘉年華會,人們來這裡參加活動、吃東西、與人會面、聽演唱會,或是遛狗遛小孩。來華山走走,即使什麼計劃都沒有,在這裡上演的各種即時芸生相,也夠瞧的了。

在園區一角,有間相對淡淨嫻雅的書店,似乎不那麼為人所注意,它是「別境」,一如其名,整個空間散發出一份低調簡約的氣氛,一處自稱為結合閱讀、飲食、講堂、沙龍的實驗基地。

「這裡所提供的,不是賣場的概念,而是『買場』,讓顧客可以找自己的地方,」倚坐在別境內的讀書木桌旁,經營者王沛然拋出了一個略顯抽象的定義,「顧客可以從中找到一個空間來投射自己。」

這不容易,別境想經營的,是贏得顧客內心的認同感,是一份需要時間、事件累積的氣場與氛圍。

2012年8月成立的別境,位於華山裡頭的中山館,是園區裡唯二自1914年保留至今的建築,過去為日本清酒廠芳醸株式會社所使用,這塊占地數公頃的土地,歷經台北酒廠、華山藝文特區,幾度產業與物業的交替,並一度成為閒置與藝文抗爭的所在地,為台北市的都市發展,保留了一小塊特殊的印記。

然而,對別境來說,以複合式書店的身份出現在人們眼前,才不過一年半的時間光景,怎麼說都是一個很年輕的地方,即使它因地利人和之便,位於園區的入口,擁有較好的參訪能見度,不過吸引大宗顧客、打造購書購物的商城景點似乎不在王沛然的計劃之內。

「怎麼說,我其實不喜歡人群。」在閒談中她突然冒出了這樣驚人的一句話。

於別境所上演的,都是一些小小的活動,包括了她與別境團隊成員努力推出的「說故事」企劃講座,曾經邀請逗點文創結社的陳夏民、剪紙設計師發發等人來到別境,並要求他們,以「五分鐘的時間,講述一則自己的童年故事」,參與人數的多寡、五分鐘這樣短的內容與事前事後耗費的人力心血,似乎都不在考量之列。

我們常會以「替代空間」來形容一些觀念導向、(可能)不具商業模式、具備獨立性格的空間或據點;而王沛然所經營的別境,是以某種難以被具象感受、在直接消費行為之外的方式,去經營一份難以被替代的「空間體驗」;人群來來去去,也許總會有幾次,得到駐足感受的機會。

「我原先是空間設計師,卻因為這個空間,轉換身份成了經營者,過去的工作模式是,空間設計完了,我的任務也結束了,現在卻必須把『經營者的心態』給帶進來,這於我來說,更像是把生活態度給帶進這裡。」王沛然很年輕,她把自己也放到別境裡頭,老建築裡上演著身份轉換、找尋新定位的故事。

別境裡頭除了書與雜誌,還有以舊木料搭建而成的無菜單壽司屋、配備有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的咖啡館,講演空間裡頭不時安排攝影小展;書店門口的玻璃大櫥窗上,現正上演的則是台灣手工腳踏車架品牌企劃、搭配店內單車書展。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店內的木製大長桌,是由建築師取下原有建築內的舊樑木改製而成,鐵製底座重達400公斤,與天花板上行雲流水般川流蜿蜒的紙片燈相互呼應,宛如鎮店二寶。

這裡頭有著許多細密的思考與嘗試,如同在華山周邊流連的群眾,也是一處正在形塑面貌的新族群,「原先的群眾可能是因為某個特定活動而來,但後來是因為有人知道這裡可能會有什麼,而來這裡看看,所以逐漸地引來人潮,假日特別多人,慢慢出現一個型態。 」王沛然特別提到,因為過去的歷史,日本人對此地很有感情,也造就了它的特殊性;然而,她並不期待教育群眾什麼理念,而是讓別境靜靜地安存於華山一隅,與時俱進,也期待人們的參與和發現。

2014年初始,別境已開始著手新計劃,延續著說故事這條線,將於書店二樓打造一處錄音室,以聲音的方式,將空間的概念延伸至聆聽的領域,同樣對大眾開放。雖然還不確知會採集到什麼樣的故事,但已讓人蠢蠢欲動,興奮期盼。

 

遠流別境
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中三館)
FB: libLABtw

 

 

 

text  陳依秋
photography  Ri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