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iece of Dog: A diary about the dog and its foods 現代人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或許是一種被社會引導的假象,生活是不是可以不必被這些美好所綁架?若我延用現代人手機自拍的方式與食記的內容,但卻更換了拍攝的主體(人>犬)與環境(餐桌>地面),一些關於現代生活的荒謬與日常的糾結能不能借由這些影像清楚地浮現出來?
Justyn Hegreberg: Breaking Voices 當一幅幅上了框的畫面準備好在腦中完形,觀眾卻無法像拼拼圖一樣,揣測在畫作斷裂之處所中止的顏色,會接著增生出什麼樣的圖塊。精巧的面積中,賞心悅目地創造出巨大的想像。
Eight Euro Sculptures by I LIKE BIRDS I LIKE BIRDS提出了一系列名為「Eight Euro Sculptures」的裝置,旨在處理雕塑藝術與其價值的主題。他們使用包羅萬象的日常物件創作了26件樣貌各異的現成物,如其名,每一件作品的售價為8歐元整。
Sketchbook Pages by Julianna Brion 以舊書為畫本,在泛黃的紙頁直接以隨興的筆法疊上一層層顏料、時而在局部透出原有的文字,畫作與古紙彷彿互相輝映著藝術家的性格。如果說一件完整的作品是繆思的精華果實,那Julianna Brion畫冊或許更接近種種靈光乍現的瞬間。
Asia Anarchy Alliance 亞細亞安那其連線 2014/5/12 n 2014, the third year after the incident of 311 Fukushima nuclear disaster, with the leaking of radiation and nuclear waste issues still remain unsolved, which alters the political map of the leading countries in Asia. In order to continue its political influences, the governments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adapt neoliberalism more closely as its consequences.
Mapping by Sarah Eisenlohr The series transformed existing magazine imagery of landscapes and architecture by introducing people who live and interact with these places, as a way to re-map idealized and untouched places in relationship to dynamics of space, time, and culture.
遠流別境 libLab bookstore: an alternative visiting experience in Huashan 「我原先是空間設計師,卻因為這個空間,轉換身份成了經營者,過去的工作模式是,空間設計完了,我的任務也結束了,現在卻必須把『經營者的心態』給帶進來,這於我來說,更像是把生活態度給帶進這裡。」老建築裡上演著身份轉換、找尋新定位的故事。
FOOD extra: Lovely Daze Special Edition "Rose" 這個跨領域的共同創作把多年生花卉與食材成分並置一塊,藝術模糊了「玫瑰」的界限,引發了關於顏色、嗅覺或其他同樣令人感覺美好和易感的想像。
FOOD extra: Cut Your Teeth - Wolvesmouth at SMMoA Cut Your Teeth是一個在精心設計過後的博物館主畫廊中的烹飪經驗,從創造一個故事開始,革新獨特的用餐體驗。靈感來自於掠食者和獵物之間的關係,Thornton和Bone將博物館的環境改造成一個覆滿有機物、植物和骨骼的裝置,來到SMMoA的客人們將進入一個宛如秘境、草木繁茂的黑暗房間,打開所有的感官,享用一個口福與眼福兼具的晚宴。
FOOD extra: White Zinfandel Magazine 《White Zinfandel》一年出版兩期,你可以透過食物這個切入點,看見一整個時代的流動。第一期“Food”關注食物與藝術,第二期“TV Dinner”以晚餐配電視的現象為主題,重新探討用餐與人的關係,第三期“Food Fights”更毫不掩飾在這個驟變的時代,為人帶來溫飽和快樂的食物,引發了什麼樣的爭執。
FOOD extra: Human Cheese (Selfmade) 位在柏林Science Gallery的展覽「Grow Your Own - Life After Nature」,展出了一系列由人體身上的細菌所製成的人類乳酪。這個專題名為「自製(Selfmade)」,11種乳酪源自於藝術家Olafur Eliasson的眼淚、策展人Hans Ulrich Obrist的鼻子和廚師Michael Pollan的肚臍
FOOD extra: Les Diners de Gala (Cook Book) by Salvador Dali 畫家達利六歲時,曾想成為一位廚師。1971年,這個兒時夢想醞釀出了十二張以菜餚為題的系列版畫——「盛大晚宴」(Les Diners de Gala)。兩年後,達利將這十二張版畫發展成了一本食譜。每道菜餚的設計到擺盤、上桌皆和一般的食譜大不相同,達利的想像與創造力在充滿超現實感的圖文內容中一覽無遺。
FOOD extra: The Gourmand magazine 發跡於倫敦的飲食與文化刊物《The Gourmand》題材不受限某些族群的喜好風格或特定的餐飲種類,也涵括各式各樣新的餐廳、酒吧、咖啡館、小攤販等等,在書中,你可以挖掘食物和藝術間的關係,多元視點的攝影與機智的談話。
Shiyuan Liu & Cheng Ran: The Insights 從事藝術工作時,不斷衍生出思考與審視;當觀眾試圖尋找作品背後的含義時,藝術家為深省與反思留下了空間。不受限於詮釋的可能性,藝術令一個場域超越時間、疆界甚至是次元,讓觀眾宛如置身任何意想不到的地方。
30 Shanks by Chen Chen and Kai Williams 用三十種方式組合一些隨處可見的材料,將三十柄利器被賦予各異的靈魂,讓本是無害的平凡個體成為一柄柄傷害的象徵,它們個性迥異,有些甚至看似趣味以及溫和——然而潛伏在日常中的,總是最致命的威脅。
Till Rabus: The Reality Behind Reality 大量食物、工業製品、肢體……飽含鮮豔欲滴的色澤,這些在消費社會總以一個切面被無限頌揚的現實,好似廣告畫報上煽情扭曲的美好年代。Till Rabus切割、拼湊、交纏、增殖與放大檢視它們,用光怪陸離、耐人尋味的畫面,揭示了真實背後的「真實」。
Puppets, Pawns, and Prophets by Marcel Dzama Marcel Dzama 2013年第一場在倫敦David Zwirner畫廊中的個展。本次展覽展出受西洋棋啓發靈感的三支影片,以及透過人物、畫作、拼貼、立體透視和雕塑作品表現的木偶和面具。這些作品依然保有藝術家的風格性,用色更為強烈,不僅為觀眾帶來全新的媒材體驗,更看見了藝術家更多樣表達思想的方式。
Xue Picks: Aleksandra Waliszewska 來自波蘭華沙的女藝術家Aleksandra Waliszewska,乍看充滿可怖、獵奇、邪教氣氛的畫作,裡面卻像是自成一個重新規範起來的世界。我們過去平凡印象裡認定的壞,重新敲碎成為一個異世界基底的材料,在此重新翻譯這些見到的畫面,好比是群獸的狂歡、喪屍的舞蹈。所有暴力都變成一種正常溝通的語言。
Parkett magazine: A small museum and a large library 擁有25年歷史的英德雙語雜誌Parkett(帕克特雜誌)以其獨到的編輯策略和編排手法蜚聲國際,以每期一萬本的發行量橫跨世界各地,最大的特色在於這本雜誌從來不隨著藝術界的潮流或議題起舞,他們從不報藝術新聞,也不做展覽評論,更沒有固定的專欄寫手,每期挑選四位藝術家,針對他們的創作分別提供三到四篇角度不同的評析、討論。藝術家甚至受邀參與編輯企畫,並為當期雜誌特別創作限量作品......